媒体中心

news Center

媒体中心 > 色浆粘度的测试方法及对涂料的影响

色浆粘度的测试方法及对涂料的影响

时间:2025-11-20

色浆粘度指原漆在未稀释、未施工状态下的流体内部摩擦阻力,反映其流动性能。粘度受配方中树脂、溶剂、颜填料含量及温度、剪切速率等因素影响,是电泳涂料施工性和涂膜质量的关键控制指标。

.

01、粘度:指原漆在未稀释、未施工状态下的流体内部摩擦阻力,反映其流动性能。粘度受配方中树脂、溶剂、颜填料含量及温度、剪切速率等因素影响,是电泳涂料施工性和涂膜质量的关键控制指标。

.

02、粘度的测试方法

测试方法:涂 - 4 杯法(GB/T 1723):适用范围:中低粘度的水性电泳涂料(粘度≤150 s)

 

2.1  将涂料样品调节至测试温度(通常 25±0.5℃,温度对粘度影响显著,每升高 1℃粘度约下降 2%~5%);

 

2.2  装满涂 - 4 杯,用玻璃棒堵住流出口,垂直放置杯体,移开玻璃棒同时计时;

 

2.3  记录涂料流尽至断流的时间(单位:秒,s),重复 2~3 次取平均值。

 

(注:温度的高低会影响原漆的粘度,温度过高粘度下降,温度过低粘度上升)

.

03、粘度对电泳涂料的影响
3-1.对施工性能的影响

3-1-1.粘度过高:

*  电泳过程中涂料流动性差,粒子迁移阻力大,导致膜厚不均(工件表面局部过厚或露底)。

*  槽液循环时能耗增加,易产生气泡,且超滤(UF)系统过滤压力升高,影响滤液通量。

*  沥干阶段(电泳后滴漆)残留涂料多,导致涂膜边缘流挂或 “积漆”。

 

3-1-2.粘度过低:

*  颜填料沉降速度加快,槽液稳定性下降,易出现颜料分层,影响涂膜颜色均匀性。

*  电泳时电场中粒子迁移速度过快,可能导致膜厚不足,尤其对复杂工件的内腔、缝隙等部位(泳透力下降)。

*  涂料固体分偏低(常伴随低粘度),导致单次泳涂膜厚过薄,需增加泳涂时间或电压,能耗上升。

.

3-2.对涂膜质量的影响

3-2-1.流平性:粘度适中时,湿膜在干燥过程中可自然流平,避免缩孔、橘皮等缺陷;粘度过高则流平不足,过低则湿膜易流挂。

 

3-2-2.表面粗糙度:高粘度涂料粒子沉积时移动受限,可能导致涂膜表面颗粒感增加;低粘度时粒子分布更均匀,表面更光滑。

 

3-2-3.附着力与硬度:粘度过低可能导致树脂和颜填料比例失衡,涂膜交联密度下降,影响附着力和耐冲击性。

.

3-3.对电泳过程的影响

3-3-1.电流与电压:粘度影响槽液电导率(粘度↑,电导率↓),需调整电泳电压 / 电流参数。例如,粘度升高时,为达到目标膜厚需提高电压,但可能引发边缘击穿(膜厚过厚)。

.

3-3-2.泳透力:低粘度槽液流动性好,更易渗透到复杂结构部位,避免 “内泳透不足”。

.

3-4.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

3-4-1.粘度过高:意味着流动性差,易沉降,容易形成底部沉淀,同时高粘度常伴随固体分过高,树脂颗粒间距离缩短,分子间作用力(如氢键、范德华力)增强,易发生树脂絮凝,形成胶状颗粒或块状物;

 

3-4-2.粘度过低:低粘度涂料若固体分不足,树脂和溶剂对颜料的包裹与分散作用减弱,分散介质保护不足,最终均会引发分层、絮凝。

.

电泳涂料的原漆粘度是连接配方设计、施工工艺和涂膜质量的核心参数,需通过精准测试(如涂 - 4 杯法结合旋转粘度计)和严格过程控制(温度、固体分、补加管理),确保其处于最佳范围,从而实现均匀上漆、稳定膜厚和优异的涂膜性能。

.

本文作者:浩力森应用工程中心 孙士伟